日式麻将规则的发展与职业化
中国麻将在各地的玩法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日本麻将在发展初期也经历了相似的演化。然而,在二战之后,一些人开始试图确立日本麻将的通用规则。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到了七十年代,日本麻将规则“立直麻将”(リーチ麻雀)正式确立,逐渐统一了日本麻将的基本规则,各地仅在一些细节上存在差异。现如今,“立直麻将”与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在1998年制定的“国标麻将”一起,成为国际麻将赛事中最常使用的两大规则之一。
对于熟悉国标麻将的玩家来说,理解日式麻将的规则通常更容易一些。虽然采用了相同的136张麻将牌(不使用花牌),但大多数规则基本一致,需要一定的番数(役)才能听牌成和。虽然牌型可能在叫法上有所不同,例如国标麻将中的“十三幺”在日麻中称为“国士无双”。
然而,日本麻将在得分计算上有着独特的方式。每局结束后,通过点棒来支付对应的点数。具体规则包括符和役两部分组成。和牌时包含的役越多,则可以累计叠加。其中,一些难度较高的牌型如“大三元”、“绿一色”、“九莲宝灯”能达成最高得分的“役满”,在有上限的情况下可以获得32000点的分数,相当于国标麻将中的“88番”。
日麻的另一个特点是宝牌的存在,包括表宝牌、杠宝牌、里宝牌等。根据各自的规则,每局将对应的牌定义为宝牌。当玩家手中有任意一张宝牌时,和牌时每张宝牌可以计为一翻,并且可以累计叠加。这也导致宝牌较多的玩家更容易组成大牌,达成“累计役满”,同样可以获得高分。因此,在日本麻将中随意开杠是一种很有风险的行为,因为这可能会增加其他玩家的宝牌。整体来说,日本麻将更加注重计算和策略,在竞技层面上更需要做好防守,即便不能自摸和牌也要避免点炮。
日本职业麻雀联盟的成立旨在将麻将发展成为类似围棋和将棋的职业体育。这一联盟每年举办多项比赛,其中包括四大头衔战、大奖赛、女流职业联赛、职业女王决定战、冠军联赛、新人王以及网络麻雀日本锦标赛等。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日本职业麻将选手的年轻化趋势也日益明显。虽然职业雀士的奖金比起围棋和将棋选手要少得多,但日本职业麻雀联盟仍然致力于提高麻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麻将的职业化进程做出努力。